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这是一首人所共知的诗。尤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更是千古传颂。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故事。据说白居易写这首诗时仅十六岁,那时他从江南远道来到长安,带了他的诗文去谒见当时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他的名刺后,开玩笑地对他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及翻阅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不禁大加赞赏,连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不过这故事大概是好事者的编造,因为白居易十一岁至十八岁都在江南,而等他离开江南,顾况已贬官饶州,不久又转至苏州,他二人不大可能在长安相见。但是这样的故事在唐代就已流传(见唐张固《幽闲鼓吹》,至少说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句在当时已为人们所喜爱了。
这应该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咏的是“古原草”,而这题目是指定或限定的,所以叫“赋得”。通过限定的诗题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而且有一定的深度,这还是很难做到的吧!
诗一共八句。前面六句都是写草的,最后两句才点到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起句很平实,遒劲。“离离”,长貌。这时应该是春天了,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但是作者想到,今天长得如此茂盛的草,在去年冬天却是一点也没有,都枯萎了。每一年,它都有一个荣和枯的过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啊!由这“枯荣”两字,便引出了下面两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显示了春草极强的生命力。表面上看来,经过野火的焚烧,草烧光了。可是不!野火是烧不尽它的,它的根在地下,它在顽强地斗争;一旦天气复苏,春风骀荡的时候,它,又倔强地破土而出,长成这“离离”的一片了。这是在歌颂草吗?当然是。但作者的寓意却远不止此。“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富于哲理意味的句子,向我们揭示了一条真理:尽管受到的打击是严重的,但是我们应该象春草那样,倔强地同恶势力斗争,一旦当条件成熟,我们就会欣欣向荣起来。在环境恶劣,条件困苦的条件下,这两句话曾鼓励过多少志士仁人!在这里,我们不知道白居易送别的朋友是什么人,看来也许他受到某种迫害或打击才离开诗人,而诗人也在用这两句诗来激励他呢。当然这只是一种臆测,但恐怕也不是一点根据也没有罢。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进一步描写草的生长和状态。俞陛云在《诗境浅说》里说:“五六句古道荒城,言草所丛生之地;远芳晴翠,写草之状态,而以‘侵’字‘接’字,绘其虚神。善于体物,琢句尤工。”这话是不错的,但说得还不够。“远芳”、“晴翠”不仅写草茂盛的状态,而且兼言原野的阔远和春日的和煦;“古道”、“荒城”不仅言草所丛生之地,而且扣紧了题中“古原”两字。在这里还有以自然界的光景常新和人事代谢衰落的现象作对比的意思,暗寓有一种伤感的情调。“侵”、“接”两个动词,用来刻划春草蔓延,到处生长,绿野广阔的景象,确是十分传神之笔。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两句点出了“送别”的本意。王孙,是贵族,这里用来借指作者的朋友。“萋萋满别情”是说自己的送别之情,就象那萋萋的春草一样的丰满。萋萋,草盛的样子。至此,作者将“赋草”和“送别”有机的统一起来了。原来,作者写草,其目的都是为送别作铺垫的。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象“野火烧不尽”的春草一样,绝不中断的,只要朋友你走的古道、荒城有青青的春草的话(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你就一定会想起我对你的情意了吧!
整首诗就是这样,看起来很通俗、浅显,可是仔细一想,却又含义十分深刻。清代薛雪说:“元、白诗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一瓢诗话》)是一点也不错的。这首诗能在人民中间流传,并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