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无人机化身灵动“球员”,青少年在地面成为“操盘手”,在空中演绎速度与激情。4月12日,2025年成都市青少年体育联合会青少年无人机足球公开赛在双流拉开战幕。本次赛事共计吸引了成都近60支精英战队、200多名青少年科创健儿同场竞技。
作为西南地区的高标准青少年无人机足球赛事,本届公开赛由中国航空学会、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教育局指导,旨在通过无人机足球这一创新形式,激发青少年对航空航天科技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能力。

比赛现场
赛事现场,无人机引擎嗡鸣与青春呐喊交织成独特的科技交响。选手们手持操控器,目光紧盯赛场上急速飞驰的无人机足球,通过手柄进行实时操控,指挥无人机完成凌空抽射、战术拦截等高难度动作。
来自立格实验学校的刘宇恒激动地表示,团队已经磨合一年多,队友间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彼此策略,这种并肩作战的感觉太棒了!当自己设计的战术通过无人机完美呈现时,那种成就感比玩电子游戏强烈百倍!该校的科学老师王伟坦言:“孩子们通过无人机足球接触空气动力学、飞行控制系统等专业知识,这种‘玩中学’的模式让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可感,团队协同能力更是得到质的飞跃。”

无人机足球成为一种新兴运动
“无人机足球作为体教融合的新范式,正在重塑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当孩子们在虚拟赛场中驾驭飞行器突破重力束缚时,种下的不仅是航空报国的种子,更是敢于探索未知的勇气。”双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比赛为期两天,近60支队伍通过抽签分为四片场地进行小组赛,胜出队伍进入半决赛和决赛。此次赛事的举办,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市民对无人机运动的热爱和激情,既是无人机运动实战交流、经验分享的最佳平台,也是实现多元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为加强全国航空航天后备人才培养和选拔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闻链接:
无人机足球是国际新兴科技运动,参赛者需操控直径45厘米的六轴无人机,在5米×8米的立体空间内完成攻门。这项运动要求选手同时具备工程思维、空间感知和团队协作能力,已被纳入多国青少年科创教育体系。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