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券商资管规模触底回升 业绩表现分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2:56:00    

本报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券商私募资管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终于触底回升。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19家披露资管业务规模的上市券商机构2024年年报发现,有半数以上机构资管业务规模同比增长,其中,中信证券(600030.SH)、华泰证券(601688.SH)同比增长超过10%,广发证券(000776.SZ)、国联民生(601456.SH)、中原证券(601375.SH)同比增长更是超过20%。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券商私募资管规模达5.47万亿元,较2023年年末增加1611.02亿元,增幅为3.04%;从产品备案通过情况来看,2024年全年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设立规模为3624.96亿元,同比增长19.85%。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券商资管受到市场波动和行业管理费用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券商资管业务整体收入承压明显,行业营收分化。

主动管理转型成效初显

根据上市券商机构发布的年报数据,2024年,中信证券以15424.46亿元的管理规模稳居行业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国泰君安(601211.SH)和华泰证券,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分别为5884.30亿元和5562.67亿元。中金公司(601995.SH)和中信建投(601066.SH)分别以5520.34亿元和4948.58亿元的规模位列第四和第五。

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券商机构中,有四家公司业务规模同比增长。其中,中信证券同比增长11%,国泰君安证券同比增长8%,华泰证券同比增长17%,中信建投同比增长5%。

此外,2024年资管业务规模增幅靠前的券商还有中原证券、广发证券、国联民生等,对应的增长率分别为44%、24%、22%。

此前,在去通道、净值化背景下,券商私募资管规模经历了由18万亿元左右的峰值压降至5万亿元左右低位的阵痛。随着券商资管业务规模触底回升,其业务格局也在逐步改变,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快速增长,券商私募资管主动管理转型成效初显。

比如,申万宏源(000166.SZ)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 1829.45亿元,其中主动管理资产规模1719.61亿元(含专项资管业务),主动管理规模占比94%,主动管理规模占比稳步提升。2024年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较2023年年末增长11.37%。

国海证券(000750.SZ)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大资管业务主动管理能力持续增强,逐渐形成现金管理、固收+、特色化 ABS 等领域竞争优势,资产管理业务标准化主动管理规模 380.15亿元(不含 ABS),同比增长14.5%。”

另外,2024年,中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为3432.43亿元,同比增长15.30%;广发证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1543.83亿元,同比增长30.11%。

根据中基协数据,截至2024年年末,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为28952.92亿元,较上一年年末增长3025.41亿元,增幅11.67%,占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的比例由上一年同期的48.88%上升至52.97%,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券商资管业务向主动管理转型的成效;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为25703.95亿元,较上一年年末减少1414.39亿元,降幅为5.22%,占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的比例由上一年同期的51.12%下降至47.03%。

“得益于居民财富增长和资本市场改革深入,2024年证券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在市场需求与政策双重驱动下,稳定发展,业务规模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与此同时,经历多年转型发展,行业发展的重心也从规模扩张转向主动管理、特色化发展之路。”某资管行业从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

值得关注的是,在管理资产规模明显回升,主动管理业务占比上升的情况下,2024年券商资管业务收入却依然下滑。

据东吴证券(601555.SH)统计,2024年21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资管收入361亿元,同比下滑3%。

“我们统计十大券商2024年狭义资管收入(不含控股基金子公司)同比下降14%。”中金公司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也提到。

具体到不同券商机构资管业务的业绩表现来看,则呈明显分化趋势。

比如,中信证券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5%;东兴证券(601198.SH)资管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3.38%;中国银河(601881.SH)的资管业务主要由其子公司银河金汇负责。2024年,银河金汇实现营业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15.03%。

根据东吴证券研报统计,21家上市券商机构中,有10家机构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下滑,最大下滑幅度为-58%;10家机构同比实现增长,最高增幅为111%。

冠苕咨询创始人、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主动管理费率处于下行通道。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不断推动行业整体费率水平下降,券商资管产品为应对激烈的同业竞争,普遍调降管理费来提升产品吸引力,导致规模增长对收入的带动效应明显减弱。另一方面是市场波动,难有超额收益。2024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调整的格局,权益类产品业绩表现也不理想,超额收益减少。而且,由于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整体产品结构还是以固收类为主,而这类产品的费率明显低于权益类产品。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荣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原因有四:一是降费压力与费率下行。行业竞争加剧迫使券商采取降费策略争夺市场份额,主动管理费率普遍下调,呈现“以价换量”趋势。 二是市场波动拖累业绩报酬。2024年权益市场震荡,导致含权益类产品的业绩报酬缩水,主动权益类基金新发规模下降,存量产品面临赎回压力。三是结构转型的阶段性成本。券商资管持续压降通道业务,转向主动管理需投入大量资源建设投研团队和系统,短期成本上升而收入滞后。四是固收和被动ETF主导的规模增长。新增规模以低费率的固收和指数产品为主,高费率的权益类产品占比不足,拉低了整体创收效率。

除了2024年二级市场表现低迷,部分券商资管产品投资带来的收益有所减少之外,资深资管行业从业人士韩广潇分析:“整个资管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券商机构加大了科技和优秀人才的成本投入;资管产品类型同质化,为了吸引客户和争夺市场份额,有些券商资管主动降低管理费,从而影响了券商资管业务营收。”

记者注意到,部分券商机构在年报中也提及资管业务收入下滑的原因。比如,申万宏源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2024年公司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人民币7.96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79亿元,下降18.36% ,主要是受资产管理规模和管理费率下降等因素影响,管理费收入同比减少。”

相关文章

    422.96万亿!央行最新发布

    首季社融同比增速处于高位水平中国人民银行4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8.4%处于近一年来的高位水平一季度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信贷结构亮点突出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对实体

    下周资本市场大事提醒:中国一季度GDP等多项经济数据将公布 欧洲央行利率决议来袭

    【下周资本市场大事提醒:中国一季度GDP等多项经济数据将公布 欧洲央行利率决议来袭】 1、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梁强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邀请,国

    中国一季度社会融资增量达15.18万亿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13日发布数据称,初步统计,202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7万亿元,同比多增5862亿元。业内专家表示,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头通常

    勠力同心!中国企业集体出手,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国内市场缓冲空间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是外贸企业坚强的后盾。为应对美滥施关税影响,商务部加大力度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帮助外贸产品拓内销。商务部发言人在例行发布会提到,要搭建外贸企业拓内销平台,在市场准入、渠道开拓、财政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助力度,促进内外

    加快、回升、提速!速览央行重磅数据增长亮点

    中国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主要指标增速出现回升。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上月加快,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7.0%,增速基本稳定,金融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稳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