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随后,他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击力度最大的关税政策。此前,多个贸易伙伴已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予以回应。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展示签署后的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特朗普口中的“对等关税”到底是什么?“关税大棒”从针对部分国家、部分商品,再到全面挥向全球,意味着什么?美国“对等关税”措施又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就此,南方+记者采访了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陈佳骏。
特朗普对哪些国家亮出“对等关税”牌?
南方+:特朗普刚刚签署的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都有哪些内容?
答: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对媒体说,“对等关税”“不完全对等”,美国将收取其他国家和地区“向我们收取关税的大约一半”。“对我们不好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将计算总额,包括非货币壁垒。”特朗普称。
特朗普展示了一张标注“对等关税”的大幅表牌,写有美国计划对哪些贸易伙伴征税以及征多少关税。其中,英国10%,巴西10%,澳大利亚10%,菲律宾和以色列17%,欧盟20%,日本24%,韩国25%,印度26%,南非30%,瑞士31%,印度尼西亚32%,斯里兰卡44%,越南46%,柬埔寨49%……
特朗普还说,从3日开始,美国将对所有外国制造的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汽车关税将涵盖汽车、轻型卡车、发动机、变速器、锂离子电池以及轮胎、减震器和火花塞电线等较小的零部件。其中针对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不迟于5月3日开始征收。
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表示,汽车关税还将覆盖所有进口电脑,包括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税率为4%。
特朗普宣称,新的关税措施旨在促进美国制造业,“让美国再次富裕”,“就业岗位和工厂将会回来”。
白宫称,10%的基准关税将于4月5日开始,而对不同贸易伙伴的更高关税将于4月9日开始。
特朗普口中的“对等”是什么?
南方+: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到底是什么?
陈佳骏:所谓“对等关税”,指的是美国与其贸易伙伴相互征收的关税税率要相等。特朗普认为,当前其他国家对美国征收的关税过高,而美国对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相对较低。从他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是不对等的,因此他打算拉平双方的税率差距。
此外,特朗普还关注到一些实行增值税制度的国家,并主张在这些方面采取非关税政策的对等措施。例如,美国在联邦层面并没有增值税,但欧盟国家的平均增值税税率高达21.5%,全球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实行增值税制度。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其他国家的增值税制度对美国而言也是不公平的。因此,他也打算针对这种制度采取相应的对等政策,解决所谓美国所体会到的或者说是他体感上的贸易不公平、不平衡问题。
关税成了谈判筹码、施压工具
南方+:“关税大棒”从针对部分国家到针对部分商品,再到全面挥向全球,特朗普在打什么“算盘”?
白明:特朗普第一任期,更多将关税作为对华战略竞争的工具。相较之下,其第二任期对关税的运用更为频繁,也更具策略性,成为美国政府处理国家间利益关系的通用筹码。

3月4日,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表示,墨西哥将采取措施应对美国加征关税。新华社发
在其第二任期内,关税不仅仅是贸易工具,更是谈判筹码和施压工具。在特朗普看来,关税是振兴美国制造业的一种方式。并且,他将关税视为解决争端和展示美国实力的手段,因此无差别地对包括盟友在内的其他国家全面加征关税。此外,他第二任期的一个重要国内议程是减税,为了增加国家的财税收入,他希望通过关税来抵消减税所带来的影响。

美国核心通胀指标涨幅超预期。图为3月28日,顾客在美国纽约市一家超市选购杂货。新华社发
陈佳骏:从海关政策层面来看,这一政策实际上反映了特朗普政府一贯秉持的“美国优先”利益原则,以及单边保护主义路线的延续。这一政策已经从原先针对部分国家的部分商品,演变为如今的全面管制,这无疑是一种升级。
从宏观层面分析,其背后的底层逻辑是美国试图对全球贸易及关税体系进行系统性重构,其目的在于将原有的以WTO框架为核心的多边体系转变为双边或区域框架,进而重新制定一套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规则。
特朗普“制造业回流梦”终将成空
南方+:“关税大棒”能让特朗普如愿实现目标吗?
白明:特朗普期待以加征关税来促进制造业回流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是以扭曲国际贸易分工为代价换来的,而非充分合理利用国际化分工实现比较利益,造成了过多的资源损耗,即便勉强促进回流也很难维持得住。
这不仅是因为制造业的回流是需要配套进行同步支撑的,更在于靠贸易保护主义形成的制造业,即便能解决部分就业,但对资源的损耗以及对价格体系的扭曲将带来更多问题,很可能造成“伤人八百,自损一千”的结果。
陈佳骏: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中,关税会引发通胀,但特朗普及其经济团队却认为关税可以抵消增长中的某些负面影响。他们的逻辑是,无差别地对所有国家加征关税后,美国的进口量会减少,其他国家购买美国商品所需的美元也会减少,进而导致全球美元供应量减少,美元升值。美元升值会使美国的出口产品更加昂贵,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关税的影响以及目标商品的成本压力,从而缓解国内的通胀压力。

3月10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宣布下架由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酒类分销局运营的酒类专卖店内所有美国酒类产品,以回应美国政府对加拿大商品加征25%关税的措施。新华社发
特朗普的另一个目标是实现再工业化,这就需要扩大美国的出口。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升值实际上是不利于美国产品出口的。我认为包括特朗普及其经济幕僚在内的决策层有第二步计划,即在关税实施、美元升值后,利用关税手段与其他国家进行谈判,以促使美元贬值。例如,他们可能会像过去签订《广场协议》那样,通过国际协调来压低美元汇率。
目前,我们看到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如日本、韩国、加拿大、墨西哥等,都表现出了与特朗普关税政策对抗的强硬态度。但除中国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能难以承受美国的压力,最终或许会选择妥协。特朗普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机遇,因此他才会持续挥舞“关税大棒”,以实现其政策目标。
各国应携手抵制美国的贸易霸权
南方+:“对等关税”对哪些国家会带来较大影响?
陈佳骏:就目前而言,受“对等关税”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日本、韩国、印度以及欧盟等与美国贸易往来较为密切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地方不仅关税水平相对较高,而且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也较深。目前,欧盟已经提出了非常强硬的对等反制措施,加拿大也展现出了强硬立场。虽然看似态度坚决,但这些地方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最终妥协的概率比较大。

2月2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对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表示,欧盟计划对美国钢铝征收“对等关税”。新华社发
南方+:向全球挥舞关税大棒,将给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秩序带来什么影响?
白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让世界经济赖以维持的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链受到冲击,使得国际间的合作充满了不确定性,导致了国际合作的成本增加、效率降低,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一层阴影。
陈佳骏:倘若各国都能坚守立场,共同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那么美国将陷入孤立境地。反之,若各国被逐一击破,美国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的目标便可能得以实现。当然,这更多的可能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毕竟,特朗普的任期有限,只要各国能够形成合力,就可以顶住美国的压力。

4月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全会上表示,欧盟有强有力的反制计划,必要时将反击美国关税政策。新华社发
当前各个国家应当紧抓全球主要贸易国家反对美国关税政策的热潮,尽快实现各国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携手抵制美国的贸易霸权。宁愿短期内承受压力,也不要有任何一方向美国妥协。因为一旦有国家妥协,便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目前,中日韩、欧盟以及中欧之间都在深化和重组贸易关系,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趋势。各国应当共同努力,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支持和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框架,携手构建一个对全球各方都有利的贸易格局。
南方+记者 赵晓娜 段江含
策划:李杰伦
【作者】 赵晓娜;李杰伦;段江含
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