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元评价助本科生释放多元潜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09:40:00    

毕业论文之外,建构多维度的毕业生质量保障机制,需要把握好关键

近日,有媒体刊发报道,国内多所高校探索多元化评价体系,本科毕业考核不再“唯论文”,引发关注。

报道称,近年来,国内有不少高校已就包括本科生在内的毕业生评价问题展开探索,为学生开辟多元成长成才赛道。在申请毕业和学位的条件方面,不少高校规定,除了完成毕业论文,本科毕业生还可以根据个人所在的学科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发展要求实际,选择以发表高质量学术期刊论文、毕业设计、申请科研专利或者以科研成果转化等创新成果方式,来代替传统的毕业论文考核。

上述举措无疑是践行“破五唯”的生动案例,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普遍欢迎,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毕业渠道。但是,伴随着毕业考核标准的多元,也有公众表达了对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的担忧,即随着毕业条件的多元,是否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并扩大人为干预学生毕业流程的空间。

笔者认为,面对部分公众的关注和疑问,高校应进一步增强严把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意识,学生的毕业条件可以多元,但评价标准不应降低;评价标准可以拓展创新,但相应的评价规则必须制定到位。不仅如此,高校还应切实强化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环节,不断完善包括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同时,还应运用好课程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学工部门的思想道德评价以及实习单位的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等,通过持续丰富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多元潜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今年年初正式实施的学位法,对于学位授予及其相关要求进行了明确界定,针对本科生毕业标准,学位法规定“接受本科教育,通过规定的课程考核或者修满相应学分,通过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等毕业环节审查,表明学位申请人达到在本学科或者专业领域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学术研究或者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初步能力,授予学士学位。”国家用专门法律的形式,为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做出了规范,并提供了相对多元的毕业通道,有助于受教育者发展多元潜能,引导各高校不断创造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在毕业论文之外,高校要建构多维度的毕业生质量保障机制,需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一是强化学业生涯规划和指导,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地分析自身学科专业和爱好特长,合理选择毕业要件。二是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毕业标准和实施细则,让毕业生拥有更宽广的选择空间,从而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同时,各高校应加快完善相关的监督、评议机制,确保毕业流程公平公正。

(作者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3月19日 第02版

作者:张雷生

相关文章

    全市招生!青岛足球小将们火速关注!

    日前,根据《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青岛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教通字〔2024〕100号)要求,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发布了《2025年足球特色班招生简章》,面向具有青岛市小学学籍或青岛市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招收一个足球特色班(男女生各20人)。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是20

    保障消费者“差评权”

    来源:经济日报 网络购物,商品评价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依据,真实的评价环境有助于促进电商优胜劣汰,构建健康有序的发展生态。然而,部分直播电商平台反复出现删评控评现象,消费者被装进好评刷屏的信息茧房。 为提升销量,一些商家不在扎扎实实提品质、强服务上下功夫,反而雇佣网络水军删评控评,营造出“质优价廉服务

    “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突出技能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

    全国工商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4月1日在湖北武汉举办2025年度“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动员部署会暨湖北省专场招聘活动。作者:饶饶 曲学超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青岛市技师学院深化政校企合作,开展“十百千工程”大走访活动

    春寒料峭,在青岛市技师学院的走访日程表上,师生们以热切的脚步留下了数百个携手共进的育人坐标。从国家部委的会议室到驻地周边的文化技能小院,从长江三角洲的职教高地到胶东半岛的田间地头,从跨国企业的智能车间到留守家庭的小院炕头,青岛市技师学院教师用两个月踏出了几千公里的“育人半径”。这不是普通的走访行程,

    重磅!事关2025年“幼升小”“小升初”

    教育部日前启动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幼升小”“小升初”招生入学有了更多便利举措一、居住证更好用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有居住证就能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特别是“学校学位充足”的非人口集中流入地区,要求实现“有居住证就能读”,取消附加或限制条件,不用再交社保证明、工作证明等其他证明材料,简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