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往往是以“害虫”身份出现,特别是近期闹肆虐非洲的“沙漠蝗”。经营养专家分析测定,蝗虫的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与草鱼、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接近),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同时饱含人体、畜禽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多种活性物质等。无论是做食品,还是畜禽饲料,均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非洲部分国家,早已将蝗虫当做他们的“国菜”吃了数千年。在我国,蝗虫也以其肉质松软,鲜嫩,营养丰富,而逐渐为人们喜爱。
蝗虫科共有223个属,859种。我国常见的品种是东亚飞蝗,也是蝗虫养殖的主打品种。外界自然环境下生长,一年分两代,第一代称夏蝗,第二代为秋蝗。东亚飞蝗适应性强,身体粗壮,采食范围极广,从卵孵化成幼蝗后,经35天饲养即可变为成虫,50天左右肥壮后即可上市销售。
东亚飞蝗为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有3个虫态,即卵→蝗蝻(若虫)→成虫。东亚飞蝗一般一年可繁殖2~4代,第1代习惯上称为“夏蝗”,第2代则称为“秋蝗”。雄蝗在交配后正常死亡,雌蝗产卵后会正常死亡。
一
孵化
种卵孵化温度不能低于17℃,温度在26℃~32℃,土壤含水量在18%~22%, 孵化率最高。整个卵块自开始孵化至孵化完成一般经过50~60分钟,全天8-13时孵化量最多。孵化出土亦有先后之分。
二
蜕皮
飞蝗的成长和很多昆虫相同,都是靠蜕皮来完成的,蝗蝻出卵后5~7天蜕一次皮,强壮的蜕皮块,羸弱的蜕皮慢,蜕一次皮我们计算一龄。待长到一定长度需要再蜕皮时,即停止进食。附在草叶上头朝下倒悬其体,进行脱皮,1小时后即可自行采食。从孵化到成虫共需蜕皮五次,才能变为成虫。
三
群居性
一龄蝗蝻喜欢依附在植株上,二龄蝗蝻喜欢在裸地上,龄期越大,群聚集性越发显著,从数小片逐渐成汇聚成大片,互相重叠拥挤,壮观的甚至堆积高达数寸。
四
迁飞
蝗虫的迁飞不只是为了取食,另一主要原因是生长发育需要。迁飞不但促进食欲,特别是在羽化至产卵前迁飞,还提高了产卵数量和质量。所以,蝗虫产卵后至再次产卵前应做好管理,限制其在棚内飞翔,从而提高产卵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可抓住这个生理特点,在此阶段抓紧人工消灭。
蝗虫养殖:食用蝗虫养殖技术经验总结
五
取食
蝗虫嗜食植物为禾本科植物和莎草科植物,如小麦、玉米、谷类、高梁、茅草、芦苇、三棱草、莎草、香附子等。非禾本科植物或双子叶植物,一般不取食,采食植物不单是为了吃饱肚子,还要通过采食来吸收水分。芝麻、马铃薯、麻、甘薯、豆类、花生、荞麦、棉花、烟草等均为不喜食植物。三龄以上蝗虫生长加速,食量逐渐增大。此时要保证养殖大棚内食物充足,首先是蝗虫吃不饱会影响正常生长,另外会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吃玉米的飞蝗一生中总新鲜食量在85.5克左右,其中约25克在食蝻期消耗。吃芦苇的约60克。以干重计算,吃13克干玉米,20克芦苇。所以,飞蝗成虫每天消耗食物最高量为5克新鲜物质,一般在1克左右,约为体重的两倍或等于体重。
六
趋光性
蝗虫具有向阳移动的习性。由此也可以判断此次东非、西亚、南亚蝗灾迁移至我国境内的可能性极小,毕竟向南阳光较强,而北面的喜马拉雅山是阳光比较弱的方向。
七
自相残杀性
蝗虫常会出现互相残食,特别是在食物或饲草水份缺乏时,蜕皮时的蝗虫是整个蝗生最危险时期,此时的蝗虫不能动,体质又很软,有被吃掉咬伤的危险。
八
交尾
蝗虫羽化后 4~7天开始交尾,15~20天内即可产下第一块卵,一生交尾数次。亦可孤雌生殖。
九
产卵
蝗虫产卵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对对土壤湿度则较高,含水量在18%左右为宜。另外,土壤酸碱度、含盐量、坚实程度、是否向阳等也是重要参数。东亚飞蝗的卵块为褐色,略呈园筒形,中间略弯,呈茄子形。每只雌蝗约产卵块平均为4~5块,少的2~3块,多的6~7块,个别可达11块。每个卵块一般包含60~80粒卵,最多可达180粒,最少不到40粒。蝗虫产下第一块卵块后,需要隔几天才能再产第二块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