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和田玉经过天然的搬运、氧化等作用,形成了从黑、褐、深红、黄到浅黄各色各样、深浅不一的皮色。
这些皮色的形状和分布又不尽相同,有的整片覆盖,有的斑驳陆离,还有的可能只是局部的零星一点。这些天然形成的色斑,让人感觉到赏心悦目。在皮色天然之美的基础上,玉雕者通过巧妙的构思,借助于皮子的造型,俏色巧雕,将皮色融为作品的组成部分。
古往今来,猴子的造型一直是玉器创作的一个常见题材。从明代晚期到清中期,猴子在玉器中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玉器猴雕便也具有了很多说道。最常见的是“马上驮侯”,为猴子骑在马背上,寓意“马上封侯”,此类玉雕乾隆以后常见。
这件和田玉雕,玉质皮色有棕黄色斑点,雕刻师借助这一天然色斑,把玉石雕刻成一匹马,马上驮着一只猴子,深浅不一的斑点恰巧是马匹上的鬃毛一般。只见一匹骏马蜷腿跪卧在地,马尾回卷,转首凝望,马嘴微张。小猴正奋力攀爬于马背之上。小猴以爪抓背,形态活泼可爱。整体造型诙谐有趣,意寓马上封侯,表达出古时人们对加官进爵、封侯拜相的一种迫切渴望。
较巧的是,这件“马上驮侯”的造型,只见猴子骑在马背上,猴子的背面两侧背对着观赏面,富于生活气息,有着“辈辈封侯”寓意,也迎合了渴望登上仕途,封官加爵的心理。整器材质精良,工艺细腻,值得珍爱。且设计精巧,皮色运用浑然天成,雕刻精细传神,颇具创意,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