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地标准是 用于确定货物原产地的规则或准则,是原产地规则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出口货物具备原产资格所需满足的条件,并通常在原产地证书上以专门的栏目、字母或符号来表示。原产地标准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完全获得或生产标准
指在一国(地区)生长、开采、收获的动植物和矿物等初级产品,或者完全利用该国(地区)的资源进行制造的货物。这类产品被视为该国的产品。
实质性改变标准
指进口原材料在该国进行制造加工后,产品性质、形式或用途上产生不同于进口原材料的永久性和实质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该国被视为货物的原产地。实质性改变标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判定:
加工标准:根据制成品中的进口成分的HS品目号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来判定是否经过实质性改造。如果进口成分与制成品的HS品目号不同,即发生了变化,则视为经过了实质性改造。
百分比标准:根据进口成分(或本国成分)占制成品价值的百分比率来判定其是否经过实质性改造。不同国家采用的百分比标准各不相同。
给惠国成分:某些给惠国规定,受惠国从给惠国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经加工和装配后,再出口到给惠国,这些从给惠国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称为给惠国成分,在计算进口成分时,可计为受惠国的本国成分。
原产地累计:在确定受惠产品原产地资格时,把若干个或所有受惠国(或地区)视为一个统一的经济区域,在这个统一的经济区域内生产加工产品所取得的增值,可以作为受惠国的本国成分加以累计。这分为全球性累计和区域性累计。
原产地标准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影响着货物的关税待遇、贸易政策以及市场准入。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必须了解并遵守相关国家的原产地标准,以确保其产品能够符合原产地规则,从而享受相应的贸易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