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公共空间需要综合考虑管理、使用、维护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统一管理制度
公共空间由指定的部门(如分院产学合伙中心、教学发展中心)统一管理,负责使用登记、安排和设备维护等相关事宜。
预约制度
使用公共空间需提前1-3天向管理部门预约,填写《公共空间使用登记表》,以便统筹安排。
临时召开的紧急会议需及时申请并补办登记。
使用申请
申请使用公共空间时,需明确使用时间、参与人数、设施设备需求等,并提前注明需要协办的事项。
钥匙管理
使用公共空间时需登记领取钥匙,活动结束后及时归还,确保钥匙的安全和正确使用。
设备维护
公共空间的设备(如音响、投影等)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管理部门需提前进行技术协调与指引。
冲突解决
如遇会议之间发生冲突,实行“分院优先”原则,部门会议之间则按“重要、紧急优先”的原则协商解决。
使用规定
公共空间的使用规定应明确禁止吸烟、垃圾分类、不准乱涂乱画等,确保环境质量和景观。
安全管理
公共空间应安装监控设备,进行定期安全巡逻,并制定应急处理措施,确保空间安全。
噪音管理
规定噪音限制和管理措施,确保居民的休息和工作环境。
违规处理
对违反公共空间管理制度的行为,需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和处理方式,以维护公共空间的秩序和公平性。
社区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和监督公共空间的管理,建立沟通机制,共同维护良好环境。
通过以上规定,可以有效管理和维护公共空间,确保其安全、有序、高效运行,满足教学、会议、活动等多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