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企业均启动大规模校园招聘计划,AI技术岗最吃香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潘亮
“00后”注意了,华为、腾讯同时“火力全开”出手“抢人”了。4月17日,位于广东的科技头部企业华为、腾讯不约而同放出“王炸”级大规模校园招聘计划:华为今年计划60多类岗位招聘应届毕业生1万余人,较2024年预计实现两位数增幅;腾讯抛出“史上最大”校招计划,3年新增2.8万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化录用力度,其中2025年计划招收1万名校招实习生。
华为今年拟招聘万余名应届毕业生
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4月17日,华为启动2025年“勇敢新世界”应届生招聘,开放了AI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硬件技术工程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等60余类岗位,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1万余人,相较于2024年,预计实现两位数增幅。同时围绕AI大模型、高性能计算、生态发展等关键领域,深化“高精尖”人才引进,持续获取社会精英人才。
此外,华为还推出涵盖开发、测试、前沿技术探索等领域的实习生项目,全年计划培养5000余名未来精英,为高校学子搭建产学融合的成长阶梯。
此外,华为通过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2024年已有近万名员工完成职业转型。其打造的“鸿蒙”“鲲鹏”“昇腾”生态已与国内百余所高校、多家生态企业建立深度合作。目前,开发者社区累计发展开发者突破千万人次,生态链拉动的就业机会已逾千万个。
腾讯拟3年新增2.8万个校招实习岗
不约而同,腾讯也在同日宣布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未来3年将新增2.8万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化录用力度。其中2025年计划招收1万名校招实习生,技术类岗位“扩招”力度空前,占比超60%,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领域。
腾讯2025年开放的校招实习岗位涵盖技术、产品、设计、市场、职能等五大类70余种岗位。同时,在大模型加速落地的背景下,腾讯加大了人工智能、游戏引擎、数字内容等技术类岗位的招聘力度。
此次招聘的工作地点不仅覆盖深圳、北京、广州等国内6大城市,还延伸至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腾讯还推出“青云计划”招聘专项,将大模型作为投入力度最大的关键领域,为入选人才提供全面定制化的培养方案。
记者观察
腾讯华为大规模校招,释放什么信号?
2025年春招正在火热进行中。
尤其是在AI大模型加速落地的大背景下,一场规模空前的“人才争夺战”正在科技行业上演。
从华为、腾讯这样的头部科技企业的人才引进,不难看出“抢人”的3个显著特点:
一是技术类岗位需求旺盛,腾讯技术岗位占比超六成,华为重点引进AI等领域人才。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云计算都成为技术岗位的关键词。在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态势下,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大规模校招“抢人”对企业是“必答题”,也将通过多元化引才体系为就业市场注入新活力。
二是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从“招人”向“育人”转变。无论是腾讯的“青云计划”还是华为的内部培训不仅形成差异化竞争,还为人才成长提供系统支持。例如,华为打造多层次培训体系和定制化成长路径,助力员工在工作中不断突破自我界限。2024年,内部有近万名员工通过内部系统培训、技能转换,实现了个人职业发展转变,为业务高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是生态带动效应显著,两家企业的人才战略预计将创造数千万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统计显示,微信生态已拉动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超5000万个,华为生态链拉动的就业机会已逾千万个。
这意味着既懂技术又懂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最稀缺资源。华为、腾讯等广东科技企业构建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带动”良性循环,这一生态外溢效应将持续强化数字经济的韧性根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这不仅是企业间的人才竞争,更是数字经济转型升级的晴雨表。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潘亮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