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随着银行年报陆续披露,其下理财子的去年业绩也浮出水面,整体来看,大多数理财子的产品余额和净利润均呈现同比增长的态势,与整个理财市场一致,但在具体公司层面,不少理财子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下滑。
比如,常年霸榜前二的招银理财和兴银理财去年规模均出现下滑,产品余额分别为2.47万亿元和2.18万亿元,分别同比下滑3.14%和3.54%,这也是招银理财连续第二年规模下滑;而一向规模稳定的增长的青银理财也在去年也出现了规模下滑,产品余额为1993.26亿元,同比下降4.23%。
其他理财子的规模均上涨明显,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中邮理财和交银理财,规模增长均在30%以上,分别为31.68%和31.39%。浦银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光大理财涨幅均在20%以上,分别为29.57%、24.08%、22.01%、21.88%。
从盈利水平来看,目前净利润高的依旧是招银理财和兴银理财,净利润分别为27.39亿元和26.94亿元。不过,招银理财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了14.14%,另外两家净利润缩水的是民生理财和青银理财,分别下滑11.46%和0.67%。
净利润增幅最大的是浦银理财,同比增长158.57%至11.61亿元。此外,渝农商理财的净利润增幅也有44.12%,达到了2.45亿元。农银理财、中银理财、中邮理财净利润增幅也较大,分别为22.48%、20.58%、22.47%。
去年的理财行业,位列前三的依旧是股份制银行理财子,但行业格局出现了微妙变化。两大头部——招银理财和兴银理财的规模出现小幅下滑,而排名第三的信银理财规模增长15.29%至1.99亿元,进一步缩小了差距。
信银理财去年总资产达到了120.62亿元,净资产113.0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0.30亿元,实现净利润24.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80%和10.50%;净资产收益率(ROE)21.65%。
此外,去年国有行理财子也增势迅猛。截至2024年末,中银理财产品管理规模1.88万亿元;资产总额193.60亿元,净资产188.53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9.63亿元。
交银理财发行的理财产品余额16179.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39%;总资产147.16亿元,净资产140.55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3.39亿元,同比增长8.02%。
中邮理财资产总额139.78亿元,净资产137.20亿元;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7.25亿元,同比增长21.74%,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增长22.47%;产品规模10,225.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68%,增速行业居前;净值型产品规模9992.36亿元,净值化率97.72%。
农银理财产品余额19695.80亿元,均为净值型理财产品。其中,公募理财产品占比95.1%,私募理财产品占比4.9%。截至2024年末,农银理财总资产228.66亿元,净资产222.59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9.56亿元。
建信理财产品规模1.60亿元,同比增长6.664%,资产总额204.80亿元,净资产197.24亿元;全年净利润15.26亿元。工银理财产品余额19613.51亿元,均为净值型理财产品,同比增长22.01%;净利润14.22亿元。
股份行的第二梯队——光大理财、浦银理财、平安理财、民生理财,去年的规模和净利润均呈增长态势。
截至去年年末,光大理财资产总规模15994.88亿元,总资产110.98亿元,净资产104.95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8.76亿元;浦银理财总产品规模为13195.78亿元(含受托管理规模),较上年末增加3,011.74亿元,增长29.57%;平安理财总资产131.28亿元,净资产125.08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9.22亿元,理财产品余额12141.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8%;民生理财资产总额85.27亿元,净资产82.09亿元,管理产品规模10,156.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95%。
以母行渠道为主,还是以行外渠道为主,不同的理财子在探索差异化的渠道策略。整体来看,大部分理财子的渠道布局依然依赖母行,但是,行外代销的规模也在持续增长,并且合作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容。
比如,去年,交银理财积极拓展行外代销,去年年末行外代销产品余额9316.34亿元,占比57.58%,初步建立了以母行为主体,开放、多元的全渠道体系。报告期末,交通银行代销公司理财产品规模继续增长,达到6863.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65%。此外,青银理财的行外渠道也在不断扩张,行外代销渠道已达90家,较上年末翻倍增长。
中邮理财和民生理财除了母行和行外渠道外,企业客户的增长也较为显著。具体来看,中邮理财渠道中,母行渠道客户数量稳步增长,累计客户数达1610.56万户,增幅28.28%,创历史新高;行外零售渠道多点发力,规模年增98.10%;机构理财大客户服务模式持续突破,存量规模达1380.19亿元。民生理财去年新增28家代销机构;截至去年年末,行外代销规模比上年末增长137.02%,公司理财客户数比上年末增长28.48%。
从行外渠道的选择来看,在早期主要突破的渠道大多是客户数量较多的国有行、股份行,但也有理财子开始布局中小银行渠道。
比如,平安理财主要的行外渠道还是在国有行和股份行。平安银行财报中指出,平安理财持续深化渠道经营,一方面大力开拓渠道,2024年末,平安理财已与超50家同业银行达成合作,基本覆盖国内大型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另一方面深耕重点渠道,加强产品供给、聚焦持续营销,2024年末,合作规模突破五百亿的银行达3家、突破百亿的银行超10家。
而同属股份行理财子的兴银理财已经将渠道布局继续扩面,把农村机构理财服务作为助力乡村振兴、践行普惠金融的主阵地,累计开拓中小银行代销合作机构超500家。截至去年年末,兴银理财在中小银行代销渠道的理财余额1901.6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6.97亿元。
此外,在产品层面,“调结构”也成为理财子关注的重点,逐渐提升非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去年,招银理财以“稳规模、调结构、提能力”为总体经营策略,非现金管理类新产品规模1.43万亿元,占比57.89%,较上年末提升5.73个百分点,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中邮理财非现金产品规模占比72.27%,提升17.86个百分点;一年及以上中长期限产品规模占比26.82%,提升5.92个百分点。
随着银行业集团化经营趋势日益凸显,理财业务作为银行资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强调其与其他资管子公司和母行的协调联动功能,这点在大型银行身上更为显著。
比如,中国银行在财报中指出,总行通过资产管理业务委员会对资产管理板块进行统筹管理和顶层设计,持续优化产品体系、夯实渠道建设、提升投研实力。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通过中银理财、中银基金、中银证券、中银资产、中银香港资管等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2024年末,集团资产管理业务规模3.48万亿元。目前,中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7030.29亿元,净利润7.90亿元;中银理财产品管理规模1.88万亿元,净利润19.63亿元。
建设银行去年年末集团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为5.65万亿元,其中建信理财、建信信托、建信基金、建信养老金及建信人寿旗下资管子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分别为1.60万亿元、1.47万亿元、1.45万亿元、0.65万亿元、0.36万亿元。
而具有众多资管子公司的招商银行,资管体量也较大。去年,招银理财、招商基金、招商信诺资管和招银国际的资管业务总规模合计为4.48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11%。其中,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2.47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14%;招商基金的资管业务规模1.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9%;招商信诺资管的资管业务规模3,056.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23%;招银国际的资管业务规模1,303.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86%。
交银理财则是在业务层面与总行有更多互动。去年,交银理财参与交通银行推荐的927只债券一级投标,中标金额527.36亿元,同比增长189%;与集团协同实现非标资产投放727亿元,同比增长12.72%。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