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胄笔下这些黑乎乎的毛驴,为什么至今还能打动人心?|有点艺思
清明假期将至,哪里可以感受大师真迹的艺术魅力?正在广东美术馆新馆热展的“百年黄胄:把生活的感动讲出来”,将成为假期看展的绝佳选择。

展览现场
2025年是中国现代美术巨匠黄胄的百年诞辰。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美术馆、北京画院、炎黄艺术馆以及黄胄美术基金会共同主办。展览关注黄胄作为画家、军人、收藏家、文化使者和现代美术馆事业开拓者的多重身份,通过100件精品力作和丰富的历史照片、影像资料,全方位呈现黄胄在美术创作与艺术事业方面的重要成就。

塔吉克女教师 纸本设色 132×69 1979
走进展览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一片广阔的天地,在天南地北的水墨世界里尽情遨游。
26年的军旅生涯奠定了黄胄的艺术风格,他多次深入西部边陲采风,也曾前往南国海疆写生,亲历西沙群岛的海上自卫反击战,成为首位登陆永兴岛、现在“三沙市”的文艺工作者。

海南女民兵 纸本设色 115x232 1962
无论是《巡逻》《出诊》《塔吉克女教师》中基层民众的朴实身姿,还是《丰乐图》《新疆舞图轴》中少数民族的欢庆场面,黄胄如同一名游吟诗人,将边疆人民的真实生活转化为水墨语言的诗意表达,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留下了不可替代的鲜活篇章。

丰乐图(庆丰收)纸本设色 66×83 1976
花鸟动物画是黄胄艺术中最富灵性的一页。他笔下的动物堪称“人类的朋友”,鸡雏的稚拙、毛驴的憨态、葡萄的丰硕,皆饱含对平凡生灵的温情写照。

日夜想念毛主席 纸本设色 230x165 1976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每位画家都有自己一套独门绝艺。黄胄是画坛有名的“驴贩子”。他笔下的毛驴憨态可掬,又充满生命力。他的老师赵望云曾说:“黄胄画的驴能踢死人。”

马球图 纸本设色 107x190 1953
“平生历尽坎坷路,不向人间诉不平。”黑乎乎、脏兮兮的毛驴,似乎进不了中国画的大雅之堂。黄胄却说“驴比人好”。他曾经放了三年的驴,以奔放的笔法、丰富的墨色和简练的笔意,将毛驴推向了艺术的高峰。
黄胄创作技法与理念深受韩乐然、赵望云、徐悲鸿的影响,而他与广东籍画家司徒乔更结下了一段“忘年之交”。

1979年,黄胄为人民大会堂河北厅画鹰
抗战胜利后,司徒乔曾与黄胄相约在黄泛区写生。目睹黄泛区民不聊生的惨状,黄胄先后画了500多幅作品,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这次写生也成为他第一个创作高潮。

展览现场
司徒乔一生以“为民写生”为己任,人道主义精神也在黄胄的笔底扎根。正是这份人性温度,从他们的笔墨里依然感受到那份扎根泥土的浪漫和感动,穿越时空而直抵人心。

采写:南方+记者 杨逸 赵媛媛
出镜:南方+记者 杨逸
摄像:南方+记者 仇敏业
剪辑:南方+记者 陈文夏
通讯员 刘丹妮
【作者】 杨逸;仇敏业;陈文夏;赵媛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