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如毛细血管般覆盖城乡,云计算中心每秒500万亿次算力为智慧城市注入澎湃动力,智能工厂的机械臂精准舞动,电商直播间的爆款农产品远销全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机遇下,内江市东兴区以数字经济为“新引擎”,加速构建“西部数据产业战略腹地”,推动智能制造、电商直播、产业数字化等新业态协同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杠杆,撬动传统产业蝶变升级,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为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从传统到“云端” 产业裂变带动经济增量
4月的第一天,坐落于内江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C区的四川并济科技有限公司内,工程师们正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算力集群的运行状态,超算柜上的指示灯不断闪烁,标志着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的算力已全面接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数字动脉”。
并济科技,是一家致力于数字经济大数据平台运营和人工智能绿色算力中心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年初,该公司与燧原科技联手,成功完成了DeepSeek全系列开源模型(V3、R1等)的推理服务规模化部署,助力内江服务外包产业实现了历史性新突破。
另一边,位于服务外包产业园D区的慧博太梦科技有限公司,员工们正运用算法模型对关键词和疑似违规画面进行抓取,对直播风险领域进行监管和合规审核,每天整体的处理量级达到13万条。
“机器人会自动抓取可能存在违规的视频内容分发给我们,我们再进行人工审核。”24岁的李家欢专注地对着电脑屏幕,指尖在键盘上飞舞,他正在审核一条电商短视频。隔壁工区,李家欢的同事们在对软件界面上的关键信息进行人工标注,以帮助训练AI。
并济科技的AI研发与慧博太梦的AI应用,在这里实现了同频共振。东兴区的服务外包产业正从传统业务向高端化、智能化跨越。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科技技术,将业务拓展到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实现了从传统向“云端”的产业裂变。而这一裂变带来的经济增量不可估量。数据显示,2024年东兴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8.12亿元、同比增速14%,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为实现东兴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理念到落地 “智改数转”实现产业数字化
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智改数转”正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
4月1日,在位于东兴经开区的四川鸿宇恒创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多台自动化智能设备正在高速运转,原料经过挤塑、定型、冷却、切割、喷码等工艺,从设备末端形成不同规格的塑料管材。
相距不远处的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各式各样的管材通过一条条数字化生产线塑造成型。生产部生产调度张家强坐在数字化平台终端前,从实时数据图上查看今天的生产情况。产量分析、在制工序数、派工单执行情况……一条条数据令生产情况一目了然。
投料、预混、干燥喷雾、高温烧结、粉碎、筛分、除磁……经过10道工序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生产“大功告成”。内江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数条生产线运转有条不紊。得益于提前布局、谋划实施“智改数转”,融通高科建设了先进的磷酸铁智能化生产车间,以全自动生产线为主体,信息化系统为大脑,工业互联网为神经,自动化物流系统为血液,将各功能区域系统衔接、高效融合,助力企业生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能量密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从鸿宇恒创全自动化数字智能混料系统,到新明塑业建成数字化车间,再到融通高科的磷酸铁智能化生产车间,可以看出东兴区在推进“智改数转”,加快实现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步伐的决心。
东兴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宝芹透露,东兴区通过开展“一企一策”行动,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把脉问诊”,指导企业争取“智改数转”专项资金。同时,按照“以评促转”发展思路推进企业“智改数转”评估,到目前已有52家企业完成线上评估诊断,覆盖辖区内规上企业77%,其中3家企业已完成线下深度诊断。未来,东兴区将持续推进“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分批次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帮扶,力争到2027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工业经济倍增发展。
从扩面到提升 新基建夯实“数实融合”底座
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数字经济中扮演着基石的重要角色。高速稳定的网络基站和数据中心,是实现数据快速传输和高效处理的基础,能够支持智能制造、远程服务、智慧城市等数字化应用,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东兴区以5G网络、算力中心为支撑,构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网络,随着一系列项目的加速推进,东兴区数字新基建热潮涌动,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中国最大的单体服务外包产业园”“四川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东兴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主战场”……集诸多标签于一身的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从开工建设到投入使用,格外引人关注。园区的定位,是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布局数据处理、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等产业链条,致力打造中西部标准最高、结构最优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和西南区域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中心。这个为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而建设的综合性产业园区,正是东兴区加快数字新基建的真实写照。
在这里,数字新基建还有更多体现。园区投用前,中国电信内江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安装5G室内分布系统。地上、地下空间信号覆盖问题迎刃而解,让企业和员工都感受到了5G网络覆盖面的扩大带来的“满格体验”。
包括5G在内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正是新基建所涵盖的范围。这些领域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信息传输、数据处理和智能应用的能力,更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东兴区已累计建成5G基站1037个,实现全区党政机关、交通枢纽、核心商圈、大中院校、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5G网络的普及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高速、更稳定的网络连接,更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通过5G、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传统行业得以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
与此同时,新基建的推进也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人工智能领域,东兴区正在建设高效、安全的数据中心,为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已建成并济科技智能数据备份中心,算力规模达3000P,即将完成大数据智能运算中心建设,规划不低于100个模块化机柜、不低于300 台(套)8卡高性能服务器及配套网络、安全设备,计算能力不低4000P,同时,计划新建智能运算中心楼、动力中心等,智算服务中心增加算力不低于2000P。
从智造到直播 数字产业布局多点开花
“甜蒜是我们的特色,喜欢的小伙伴,赶快买来尝一尝。”4月2日,东兴区田家镇火花村的电商服务中心内热闹非凡,带货主播们与直播间里的网友们热情互动,向网友推介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助力农产品销售。
另一边,服务外包产业园内内江全搜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主播们也在忙着一场电商直播活动。镜头前,主播们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天冬、田家紫皮大蒜、永福生姜等各种特色农副产品,而后台团队则紧张有序地处理订单。“我们正抓紧建设区域数字经济大数据平台,通过农村电商直播更好的促进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内江全搜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耀斌对未来充满期待。
如今,东兴区正努力打造“智能制造+电商直播”数字经济双引擎。在智能制造领域,推动传统机械装备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电商直播领域,搭建“东兴云商”平台,培育本土网红品牌。同时,加速融合农业数字化、文旅数字化等新业态。组建东兴区人工智能大数据集团,发展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围绕新能源(动力、储能、消费电子)、新材料(高性能塑料、电子专用材料)、数字产业(人工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算力服务、人工智能应用)等延链补链,积蓄未来产业发展动能;依托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培育发展并济科技、云领科技、知道创宇信息技术、欢创信息技术等优质规上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形成涵盖数据标注、软件开发、呼叫中心等多领域产业格局。
“数字经济已成为东兴区产业转型的核心动力。”东兴区经信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内江市东兴区将深化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加快打造“数字产业聚集区、数字赋能示范区”,力争到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