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是企业生产和服务的关键力量,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此前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企业自主培养技能人才,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和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今后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一批批有理想信念、懂技术创新、敢担当奉献的高技能人才,活跃在各行各业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成为推动我国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6%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0%。
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突出成就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发布了《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改革任务,明确提出“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这些决策政策,进一步优化了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储备了数量庞大的高技能人才。
也要看到,当下高技能人才在数量规模和素质水平方面仍然赶不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需求增长,满足不了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需求。为解决高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厚植发展沃土,让更多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出圈出彩,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夯实高技能人才基石。
加强前瞻性布局,提升新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数字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领域需要大量人才作支撑,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要出台鼓励政策,推动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打造一批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广泛开展数字技能竞赛和培训活动,为培育各类数字技能人才提供“练兵场”。充分强化就业导向,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构建系统完备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适度加快职业院校专业和人才培养能力升级换代,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技能强企工作,有效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等,对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企业作为广大技能劳动者的用工主体,最了解生产岗位用工所需的能力要求,由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能有效推动技能人才“人岗相适”、履职作为,让技能人才能力有提升、发展有盼头,增强其安心扎根企业的意愿。要扎实推动技能强企工作,进一步激活各类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促进职工增技、技能增收、企业增效。
人才自身要加强自我锻造。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既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也需要行业革新与自律,更需要人才自身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精益求精的特质。高等院校的青年人才应发挥专业优势,全身心投入科研攻关,推动成果转化,为企业创新注入活力。职业院校要着重培养青年人才的动手能力,树立成为大国工匠的目标理想。企业人才在强化职业继续教育的同时,要努力投身能发挥自身优势的技能工作岗位,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形成体现工匠精神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令狐乔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