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作家王国猛的最新散文集《山色江声杳》由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特别的散文集,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以短小精炼的文章讲述自己对天地、人性的感悟,被誉为“为当代散文写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径。”4月16日,深晚记者专访了王国猛,听他讲述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

文章虽短回味悠长
王国猛的上一本散文集《明月清风我》在豆瓣读书获得了9.1分的高评分,有许多读者分享了对这本书的感受——“很耐看的短文随笔集,有人生,有人性,也有生活。”“读这本书,让人感觉如沐清风,如照明月,如与友长谈。”“百读不厌,还可以增长见识、洞悉世事、感悟人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明月清风我》的姊妹篇,《山色江声杳》也同样是一本兼具文学美感与哲理深度的作品,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历史典故穿插其中。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文字之美,作者思考之深邃,还能了解到许多历史典故,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书名源自苏轼《临皋闲题》中的名句:“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王国猛告诉记者,他希望借此传递给读者“心闲”的概念:“‘心闲’不是空闲,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不为名利外物所扰,精神上的放松。只有‘心闲’,才能看到身边的人和事,关注天地万物。”
书中每篇散文都不长,文字却很凝练,化用诗词、巧妙用典,很多句子都值得一读再读、细细品味。这是王国猛散文独有的文学特点,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于爱成曾表示:“在语言形式上,王国猛融合古典与现代特色,创造出独特的‘文白交融’语体,并突破传统散文的文体界限,实现跨文体写作,使作品呈现出丰富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千古流传的名篇都很短,《滕王阁序》全文才773个字,但是这些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却很深刻,这就是古文独特的魅力。”王国猛告诉记者,这也是他的散文一贯追求短小精悍的原因。“我希望我的作品不是读过就忘的‘白开水’,而是可以细细品味、有回甘的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创作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是王国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成为一位“高产”作家的首要原因。《山色江声杳》是王国猛创作的第八部散文集,此外他还出版了两本学术著作,还在电台开设系列专题节目为听众讲解唐诗、宋词。“碎片化阅读,系统化思考。”是王国猛的一个秘诀。“每天早上起来,我会一边锻炼一边背诗词,每天一小时,我坚持了20多年。”因为热爱,所以会从阅读中获得快乐,也为自己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深厚的古文功底呈现在文章里,常常令读者惊喜不已——生活点滴与历史典故相融合,娓娓道出生活的智慧、妙悟与哲理,让人感受到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在王国猛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太多值得学习和挖掘的宝藏了。“光唐诗就值得我们学一辈子。”他以唐诗为例,读一首诗不仅仅是背下优美的诗句,还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诗中提到的山川地理人文,知道作者的人生经历,才能结合当时的状况了解作者的心境和要表达的思想。
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成为热潮,吸引许多年轻人关注。对此,王国猛十分欣喜:“下一代的文化基础打得比我们这代人好,他们从学生时代起就接触了很多经典的古文、古诗。他们也更有条件对感兴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我相信在热爱的驱使下,他们可以走得更远。”
深圳晚报记者 马君桐/文 严文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