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怎么算敲诈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6:46:46    

敲诈勒索罪是指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恐吓、威胁,向被害人通告恶害的可能结果,使被害人陷入心理恐惧,以此索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或多次实施敲诈勒索的行为。具体构成要件如下:

主体要件 :敲诈勒索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只要行为人年满十六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该罪。

主观要件:

敲诈勒索罪要求行为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是出于合法目的而采取一定的威胁或要挟手段,则不构成该罪。

客观要件:

敲诈勒索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恐吓的方法,迫使其当场或者限期交出较大数额的财物,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

相关量刑规定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敲诈勒索的具体手段:

包括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如胁迫、威胁、敲诈行为,恶害的内容既可以是违法内容,也可以是合法内容。

威胁或要挟的方式:

包括口头、书面、行为、动作,既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暗示的,威胁的内容一般包括暴力加害被害人及其亲属,要挟的内容一般包括揭发被害人的隐私、毁坏其财产、揭发其违法犯罪等。

取得财物的时间:

既可以是当时,也可以是日后的某个时间节点。

综上所述,敲诈勒索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或要挟手段,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并因此交付财物。在认定敲诈勒索罪时,应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及其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具备其他加重情节等因素。

相关文章

    潮评丨“订婚强奸案”被告人母亲被训诫,彰显法治精神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图源:网络截图今天,备受关注的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该案审判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被告人席某某的母亲作为辩护人,多次擅自把涉及被害人个人隐私的信息发布到网上,侵犯了被害人隐私权,二审期间法院依法对其进行了训诫。与席某某家人主动爆料接受采访、形成不对

    与同事玩密室逃脱被撞受伤索赔18万,海淀法院:驳回

    王洋与同事玩密室逃脱时相撞受伤,于是把同事和密室经营者告到法院,要求赔偿18万余元。近日,海淀法院判决驳回了王洋的全部诉讼请求。王洋与同事拼团购买了密室逃脱游戏,在参加游戏过程中,真人NPC出现,同事张千躲避时撞倒王洋,导致王洋受伤。王洋提出,密室场地空间狭窄,路线曲折,灯光漆黑,拐角、过道、转弯较

    酒后亵渎罪要判多久

    酒后亵渎罪的判决结果主要取决于行为人的具体行为及其严重程度。一般来说,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一般情况:在酒醉状态下实施猥亵行为,可能构成强制猥亵罪,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加重情节:若在公众场合或

    归责原则中哪个最重要

    在归责原则中, 过错责任原则被认为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体现了现代民法中的自己责任原则,即行为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后果。这一原则要求行为人在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承担侵权责任,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过错责任原则的优势在于它强调了行为人的主观责任,要求行为人在从事某种行为时必须

    受害人

    关于“受害人制度”的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受害人过错制度这是侵权法上的一种制度,指的是当损害的发生部分或全部归因于受害人的过错时,可以减轻或免除加害人的民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131条对此有明确规定。刑事被害人制度刑事被害人制度涉及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权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