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友们会在二手平台
预定酒店服务吗?
是不是也感到好奇
难道服务也能“二手转卖”吗?
最近,有女士就在“闲鱼”上
低价预订了一家星级酒店的
游泳健身券
没想到最终让她洋相百出
律师更是提醒
此举或涉不当得利
万一游泳过程中发生意外或物损
恐怕也很难向酒店追责

3月22日,市民卢女士通过一名"闲鱼"卖家的推荐,以196元的标价给两个孩子购买了徐汇滨江西岸美高梅酒店的健身游泳券,准备体验一把星级酒店的网红设施。

对方店铺打着"靠谱代订"的标签
同时在售17款各大星级酒店
游泳健身中心的代订业务

不过,在下单前,卖家多次强调是"非实名"预约,要凭酒店房号入场。不明就里的卢女士对此并未在意,当天下午就和丈夫一起陪孩子抵达酒店,结果却在身份核查时被前台拦了下来。
得知卢女士这一情况,卖家立刻发来了房号"5210"和陌生的人名"周某",要求卢女士以这一身份进场,还称"和泳池前台联系过"。
卢女士按对方提供的信息和说法继续尝试和酒店方交涉,甚至准确给出了这名"周某"的身份证后四位数。结果,酒店前台查到的却是周某已退房的信息。最终,在酒店人脸识别验证的要求下,冒名进店的招数被当场识破。

这一经历令卢女士感到尴尬万分,而相关灰产的存在更意味着酒店住客的个人信息可能正在实时流出,被用来牟利。于是,她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进行举报,并质疑酒店员工是否参与其中。
对此,酒店方面回应称不排除这种情况,目前已经报警,但涉及金额较小恐怕难以请警方介入调查,并且以"涉及住客信息"为由拒绝了记者采访。
记者通过闲鱼搜索
发现所谓"非实名"游泳券代订
上海上百家酒店都被罗列其中
并且价格低廉
有的商品页面声称,买家只要提供"人数、性别、入场时间"就能预订匹配的入场身份,还强调了"入场要提前记住房号和假身份"、"不要背包"等冒名顶替的技巧。
可见,灰色产业链的确存在,而且卖家似乎熟门熟路。另一方面,泄露出来的酒店住客信息真假参半,到底哪些酒店能预约,也得看商家当天的推荐。

记者尝试购买
静安瑞吉酒店的"非实名"入场服务
取得一组住客身份后与前台核对
结果发现房号和名字完全对不上
另一卖家提供的
黄浦区新天地安达仕酒店的住客信息
则是真实准确的
那么
住客信息到底从什么渠道泄露的?
在记者调查中,并没有卖家表示酒店工作人员参与其中。有的声称是和旅行社建立了合作:由于旅游团的入住行程本就是旅行社组织的,能够实时掌握住客的信息和动向;另一名卖家则表示,自己平时是利用酒店的会员、积分,从事"代订入住"业务,不缺住客信息,游泳券只是赚外快的"副产品"。
事实上,为了便利客户,星级酒店设施的入场管理往往不严,而冒名"灰产" 在业内也几乎是公开秘密。有工作人员直言“假住客”不难分辨,之所以不管,只是忙碌之中不想管。不少卖家也是看准这点,才能以极低的成本浑水摸鱼。

由此看来
要压缩相关"灰产"的生存空间
还得酒店方面主动治理
严把身份审核关
同时专家也提醒
冒名"入场"本身有法律风险
消费者贪小便宜
可能会得不偿失
律师介绍,订购者是冒名享受酒店服务,而酒店和订购者之间是不成立服务合同关系的,所以即使侥幸没有被识破,在民法上其实也构成了不当得利。“酒店如果较真的话,是可以要求他返还所享受的服务的市场价值的,那么订购者是得不偿失。”

律师同时指出,更严重的问题在于酒店客人的个人信息泄露,无论这些信息从哪个渠道流出,违法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的个人信息,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一般来说,出售500条以上住宿信息即可构成犯罪,即便不足500条也可能受到治安处罚。“

律师建议
酒店方面可以对进入健身中心
或者游泳池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核对
堵住违法犯罪分子
通过他人信息牟利的可乘之机
综合自本台《新闻夜线》、上海民生直通车
来源: 新闻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