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
昆明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昆明实践,近年来先后创建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盘龙区青云街道获评“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晋宁区鲁黑村、禄劝县书西村等6个村上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市累计27个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2024年以来,全市社会工作部门聚焦群众和基层关切,围绕社会工作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用实干担当之策诠释为民初心,以改革创新之笔书写时代答卷,开启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春城大地上,一幅幅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社会工作图景正徐徐展开:新兴领域群体凝心聚力,基层治理效能稳步提升,多元主体活力绽放,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不断深化……
深化改革和完善机制一体推进
党的社会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昆明市深入总结2019年率先成立市委社会工委统筹全市社会建设工作的成功实践经验,在本轮机构改革中稳步推进市、县两级社会工作部的组建,实现人员不断档、工作不断线,在中央编办对昆明机构改革实地评估中获得高度认可。
昆明市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两新”工委运行机制、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等“五项机制”,初步形成市级职能部门统分结合、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
组织引领和关爱凝聚双向用力
新兴领域党建质效不断提升
“现在进门不再难了,有了地图我们找楼栋也方便多了。”说到这一变化,五华区一名外卖小哥深有感触。2024年9月以来,昆明市在省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开展全省首批“骑手友好社区”建设,通过小切口把服务做进去、把稳定带出来。五华区红云街道银河社区在和谐商圈及7个小区出入口等区域张贴30余张楼栋示意图、骑手友好地图,帮助骑手准确辨明方向、快速找准位置,有效提高骑手配送效率,“车难停”“门难进”“物难送”等骑手“心头事”得到有效解决。
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基层党组织就要向哪里延伸。昆明市将“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具体化,全市共建立街道(乡镇、园区)“两新”组织党委131个、社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站1068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199名,建成“云岭先锋‘新’家园”等暖“新”驿站230余个。盘龙区“1+8+N”暖新服务矩阵实践模式入选中央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政策工具和典型案例(第二批),全省“两企三新”党建强、发展强十种实践模式及典型案例。昆明在呈贡、宜良等4条花卉特色产业链上推行“一链条一联合”模式,在西山、安宁、石林探索旅游民宿行业党建试点工作,推动形成党建搭台、行业发力、企业奔赴、群众欢迎的行业党建工作格局。
减负松绑和赋能增效同频共振
基层治理整体效能不断释放
“我建议把公共用地改建成一个小公园,让村民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建议在龙潭河旁修一条健身步道,方便居民锻炼,也能增加周边农户收入”……为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昆明市委社会工作部按照“民事民提、民事民办”的思路,开展一批切口小、见效快的民生小实事项目,2024年起该经验在全省推广。
近3年,全市投入1.9亿元实施民生小实事项目621个,围绕群众公共利益诉求,实施民事民提机制,发动村(社区)居民发现问题、提出需求、解决问题,让居民群众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
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昆明市深入推进基层减负增效,出台社区权责事项指导目录,厘清与上级职能部门权责边界;制定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问题“1(总体方案)+3(制度)+N(措施)”政策体系,内部挂牌从155块精简到14块,让基层有更多精力抓落实。结合实际推动大型社区调整拆分工作,并建立起社区规模动态监测、调整和管理长效机制,有效化解社区规模过大与资源力量不匹配问题,大力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2023年起,依托基金会和慈善组织设立社区基金,全市共募集社会资金800余万元,支持社区开展服务群众活动1000余项,为社区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汇集民智和化解民忧相融互促
共建共治共享意识不断深化
“一个个鲜红的袖套让人非常放心,一句句‘需要帮忙吗’让人倍感暖心。”市民这样评价。昆明市公安局组建19.8万人春城“红袖标”治安志愿者队伍,通过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基层群防群治工作,推动社会治安由“稳事控局”向“深耕善治”有效转型,探索形成汇聚群众力量、激发治理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志愿服务创新模式。近年来,全市总警情、案件数等主要指标逐年大幅下降,降幅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把社会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昆明市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实事,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协商,打造了一批困难群众帮扶、邻里纠纷化解等领域的社区协商样板,形成“民情恳谈会”“党建联席会”“院坝(楼栋)协商会”“阳光议事会”等丰富的协商形式。在县区吹哨、市级部门报到的基础上,延伸设立“社区吹哨、街道部门报到”工作体系,解决一批道路积水、私搭乱建等“社区看得见管不了”的难题。落实“3+N”信访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信访工作“五个法治化”,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2024年度全市信访工作呈现“五降三升一合理”良好态势。组织实施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工作,盘龙区青云街道青裕社区、西山区永昌街道盛高大城社区入选中央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试点社区。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新征程上,昆明市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社会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社会工作部长会议部署要求,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奋力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昆明实践,在推动云南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省会担当。(昆明日报 记者董宇虹 通讯员字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