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村史村史 乡愁印记】 惠水县芦山村:历史与文化的交汇之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9:18:00    

芦山村,位于贵州省惠水县芦山镇,是芦山镇政府的所在地,距离惠水县城35公里。村庄以原居民点芦山命名,辖摆河塘、屯脚、黑神庙、大寨4个自然寨,12个村民小组。芦山村不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适宜种养业的发展,还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乡土风情闻名于世。这里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沃土,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交汇之地。

芦山“三宝”:豆腐、面条、菜籽油

芦山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小麦等作物。然而,真正让芦山村声名远扬的,是它的“三宝”——芦山豆腐、面条和菜籽油。芦山豆腐以其细腻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著称,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已成为当地的一张美食名片。芦山面条则以筋道爽滑、久煮不烂而闻名,深受周边地区消费者的喜爱。而芦山菜籽油,则是村民们用传统工艺压榨而成,色泽金黄,香味浓郁,是烹饪佳肴的上乘之选。

这“三宝”不仅是芦山村的经济支柱,更是村庄文化的象征。每逢节日,村民们都会用这些特产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传递着芦山人的热情与好客。

芦山镇文化记忆馆是芦山村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其前身是芦山司遗址。馆内设有“红色芦山、人文芦山、商贸芦山、奋进芦山”四大版块,通过老物件、图片、展板等形式,借助灯光、音效等辅助手段,再现了芦山的历史风貌。

芦山司遗址:五百年的历史见证

芦山屯上寨衙门遗址,即芦山司,是明宣德六年(1431年)承袭卢番长官司司职的卢承恩所建,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作为惠水县八番十三司中唯一现存的规模性建筑遗址,芦山司不仅是芦山村历史的见证,更是研究明代土司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芦山司的建筑风格古朴庄重,体现了明代土司建筑的典型特征。遗址内的“文昌阁”更是芦山村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木质结构的阁楼,状如贵阳甲秀楼,瓦面呈六角形,顶尖高耸,占地约90平方米,共四层,高20米。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鸟图案,典雅美观。后来,当地村民集资重修了文昌阁,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芦山村文化传承的象征。

平安所营盘:易守难攻的军事遗迹

平安所营盘位于芦山村10组北面50米的岩石山腰,是一处自然溶洞改造而成的军事设施。营盘用石灰岩块石砌筑洞口,洞门为方形,门上楷书阴刻横匾“平安所”三字。营盘结构复杂,洞内有岔洞,分为上、中、下三层,每个洞厅宽40平方米,厅与厅之间有石阶连通。洞门之上设有“天窗”,可对洞门外形成夹击之势,易守难攻。

平安所营盘不仅是古代军事防御工事的典范,更是芦山村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村庄在动荡岁月中的坚韧与智慧,成为村民们引以为豪的历史遗迹。

芦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永恒的纪念

芦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芦山村场上坡,是为纪念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纪念碑为混凝土结构,呈三棱椎状,椎尖顶部饰有五角星。碑身高3.6米,宽1.4米,西南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西北面文字因年代久远已残损不全,东南面则刻有“一九六六年四月三日”的字样。碑座为圆形,建造于三级台阶之上,座东北向西南。

这座纪念碑不仅是芦山村红色历史的象征,更是村民们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每逢清明,村民们都会前来祭扫,表达对烈士的敬仰与怀念。

芦山古戏楼:传统建筑的瑰宝

芦山古戏楼位于芦山小学校内,坐南向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戏楼现存主体建筑及两厢,柱础完整,屋面为歇山顶小青瓦,翼角尚好,脊饰虽已不存,但屋架结构依然保存完好。戏楼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抬梁式及穿斗式梁架结构,做工精湛,檐枋上雕刻的戏曲人物图案虽已残损,但仍能看出其精美的工艺。

戏楼不仅是芦山村传统建筑的瑰宝,更是村庄文化活动的中心。每逢重要节日,村民们都会在戏楼前举行戏曲表演,热闹非凡。戏楼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为芦山村的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载体。

芦山村,这个位于惠水县芦山镇的古老村庄,不仅以其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物产闻名,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乡土风情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从芦山“三宝”到文化记忆馆,从芦山司遗址到平安所营盘,从革命烈士纪念碑到芦山花灯和古戏楼,芦山村的每一处遗迹、每一项传统,都承载着村庄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芦山村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它不仅是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村庄,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农村。在未来的日子里,芦山村将继续在历史与文化的交汇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杨

编辑 孟祥可

二审 梁晓琳

三审 张发扬

相关文章

    文博筑城,魅力江城展新篇!

    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北国江城吉林市,经过近年来的进一步发掘和建设,“博物馆之城”已在文旅业中绽放异彩,“文博游”成为当地响当当的旅游新品牌。近些年,吉林市不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将博物馆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建设独具特色的“博物馆之城”。尤其是2024年以来,吉林市不断推进“博物馆之

    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听证会督促保护玉门沟调度站旧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进一步加强对反映侵华日军暴行、罪行遗址和证据的保护利用,4月2日,省检察院太原铁路运输分院召开行政公益诉讼案现场听证会,督促保护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玉门沟调度站旧址。  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占领太原西山地区后,为控制铁路运输兵力、掠

    清明假期首日 济宁24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5日讯 拂堤杨柳,春和景明。清明节假期第一天,春花经济热度持续,“博物馆游”“非遗体验游”等文旅深度融合显活力。济宁全市旅游监测重点景区24家,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同比增长8.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赏花游受热捧,多彩活动引客来清明假期首日,赏花踏青追思成为主流。各县(

    红领巾映照英烈魂:渝北青少年在歌乐山上特殊思政课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周尤为引导广大青少年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近日,由共青团渝北区委、渝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渝北区少工委主办,渝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渝北区实验小学、渝北区中央公园小学承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缅怀革命先烈”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在歌乐山烈士陵园开展,共计30余名青少年参加活动

    多景区迎来高峰客流!济南重点监测30家景区客流量71.61万人次

    “人间四月芳菲日,清明爽朗一片天”。清明假期第二天,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持续做好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工作,全市假日文旅活动亮点纷呈,市场供需两旺,市民游客满意度较高。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各区县文旅部门倾情推出10条春日精品旅游线路,涵盖经典地标与小众秘境,助力春日经济增长。有“环城公园→五龙潭→大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