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故事里的沂蒙|她们都是“芳林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9:05:00    

“芳林嫂”是著名作家刘知侠在小说《铁道游击队》中塑造的一个具有坚定斗争信念的女性形象。抗战时期,鲁南地区确实有这样一个杰出的妇女群体:她们不顾生死,相信共产党、支持八路军、帮助鲁南铁道大队,每一位都是“芳林嫂”。“支前模范”刘桂清、“巾帼英雄”黄学英、“情报女杰”郝贞就是这个群体中的典型人物。

“支前模范”刘桂清

刘桂清(现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乡徐楼村人),1899年出生于一户贫苦农民家里,家中世代靠种田维持生计。1938年3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临城(今薛城)一带,已近不惑之年的刘桂清,目睹了侵略者烧杀抢掠,义愤填膺。她在中共地方党组织的启发和教育下,政治觉悟不断提高。1940年7月,鲁南铁道大队在刘桂清家设立地下联络站,自此,她成为一名女交通员。她不仅自己积极从事抗日活动,还将三个儿子送去参加了铁道大队。1941年5月、1942年7月,她两次被敌人逮捕,饱尝皮鞭、老虎凳、烙铁和灌辣椒水等酷刑,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始终都没有泄露党的机密。1942年,沛滕边办事处主任王墨山遭敌人追捕时,跑到刘庙村刘桂清家躲藏,敌人随即赶到该村,并疯狂地逐家搜查。在这危急关头,刘桂清机警地将他扣在缸里,躲过了敌人的搜查。沛滕边县大队长钟勇飞在西万村突围时负伤,刘桂清机敏地掩护他脱离险境,并把他藏到安全的地方,坚持每天送饭,帮助他医治伤口,直到他伤愈安全返回部队。1942年夏天大旱,庄稼失收。老百姓生活特别艰苦,铁道队员们也是经常吃不饱,饿得面黄肌瘦,夜间还得执行战斗任务,在铁路沿线奔波打游击,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把仅有的几亩好地卖掉,买了粮食供给战士、伤病员吃。在这时局特别恶劣、生活特别困难的岁月里,刘桂清全家老幼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白天黑夜轮流在村口、路旁站岗放哨,而她的家人宁愿吃糠咽菜,也要节省粮食供给部队和烈士家属。解放后,刘桂清落户济南。1984年5月,她被选为济南市槐荫区政协委员。1985年12月病逝,享年86岁。

“巾帼英雄”黄学英

黄学英(现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城街道古井村人),1906年出生。1938年3月17日,临城沦陷,临城抗日情报站成立,不久,她以卖油条作掩护,成为秦明道、孙茂生的情报员。秦明道牺牲后,她正式归属鲁南铁道大队直接领导。黄学英当时30多岁,中等身材,貌不出众,是一个极普通的农家妇女,为了抗日工作需要,经常故意把自己弄得邋里邋遢的。因此,虽然往来于日寇汉奸的眼皮底下,也没有引起敌人的注意。她性格沉稳、开朗,平时不动声色地就把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旦遇到危险,“一个哈哈两个笑”就挡过去了。在抗日战争期间,她到日军重兵驻守的临城侦察敌情的累计时间最长,搜集的情报、散发的传单最多,多次被捕,受刑最重。她搜集的情报传送至夏镇、枣庄及沿湖地区,并经常在其古井的娘家掩护铁道队员到临城散发传单。曾被日军关在牢房里13天,没有饭吃,她就把自己身上的一件破袄里的棉花全部吃光,靠着渗进牢房的一点雨水,顽强地活了下来。敌人用尽各种酷刑都问不出口供,就把她拉到临城东门外,放狼狗咬她,狼狗扑了5次,竟都没下口,日军便丢下她走了。在乡亲们的救助下,黄学英才活了下来。1977年12月病逝,享年71岁。

“情报女杰”郝贞

郝贞(现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常庄镇六炉店人),1916年出生于六炉店村一户贫苦渔民家庭。1938年3月,临城失陷,敌人怀疑郝贞的丈夫时福友私通八路,于是将其抓捕杀害。郝贞带着两个年幼的子女回到娘家生活,怀着对日寇的满腔怒火,成为秦明道情报站的情报员。1940年7月9日,郝贞的家成为铁道大队的秘密联络站,郝贞被吸收为交通员。她把两个孩子寄托给年迈的母亲,冒着生命危险,积极为铁道大队站岗、放哨、侦察敌情、递送情报和掩护伤病员。她经常按照洪振海、刘金山、杜季伟等大队领导的指示,以到临城卖煎饼为掩护,把宣传品夹在煎饼里,巧妙地躲过日伪军岗哨和巡逻兵的搜查。同时,她机警地观察敌伪军的动向,搜集敌人的情报,帮助铁道大队和其他抗日武装多次转危为安。后来,因叛徒出卖,她两次被敌人抓捕,并遭严刑拷打,但她始终守口如瓶,没向敌人提供铁道大队的机密。经铁道大队地下党组织营救,她成功逃出了敌人的魔掌。在一次放哨时,她发现了进村侦察的日军特务松尾一郎,在追赶松尾一郎时,郝贞掏出手榴弹就扔了出去,手榴弹砸到了松尾一郎,但没把他炸死,因为郝贞没拉手榴弹的弦。后来,这个战斗故事被写进了小说、拍进了电影里。解放战争时期,郝贞在中共临城县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支前工作,带领家乡一带的广大妇女为前线部队磨面、碾米、做军鞋、救护伤员,工作非常出色,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解放后,郝贞仍在家务农,多次受邀为广大青少年宣讲协助鲁南铁道大队打鬼子的故事,深受欢迎。因战争年代几次遭敌人酷刑,身体留有后遗症,政府予以了优抚。1981年4月病逝,享年65岁。

刘桂清、黄学英、郝贞虽然都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在抗日战争中,她们嫉恶如仇、爱憎分明,对日寇怀有刻骨的仇恨,对鲁南铁道大队的战士像亲人一样,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救护伤员。虽然这些深明大义、勇敢朴实的“芳林嫂”不曾直接上阵杀敌,但鲁南铁道大队的功勋章上永远闪耀着独属于她们的荣光。

(中共枣庄市薛城区委党校 杜芹 供稿)

红色齐鲁·声动中国网络音频节目《故事里的沂蒙》

联合录制: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沂蒙干部学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相关文章

    官方披露:聂某某选拔处长未果,充满怨气,当起了间谍

    国家安全部4月13日公布一起重大间谍案件:某部门公职人员聂某某,熟知保密规定,却处心积虑出卖情报牟利,因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据报道,聂某某喜欢炒股,因盲目使用股票杠杆,导致巨额亏损。同时,他作为一流名校毕业生,在单位选拔处长时落选,心中充满怨气。妻子怀上二胎,家庭开支增加,这让他经济压力剧增。在这

    壹点拍客团|车模亮眼,潮车汇聚!齐鲁春季车展火热进行中

    4月10日,壹粉“逆光”向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情报站发来情报,4月10日至14日,2025齐鲁春季车展暨第51届齐鲁汽车展览交易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除各大品牌的名车外,还有众多美女车模亮相,为车展增添了活力,成为车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逛齐鲁春季车展,拍香车美女!发情报互动,赢壹点红包

    故事里的沂蒙|她们都是“芳林嫂”

    “芳林嫂”是著名作家刘知侠在小说《铁道游击队》中塑造的一个具有坚定斗争信念的女性形象。抗战时期,鲁南地区确实有这样一个杰出的妇女群体:她们不顾生死,相信共产党、支持八路军、帮助鲁南铁道大队,每一位都是“芳林嫂”。“支前模范”刘桂清、“巾帼英雄”黄学英、“情报女杰”郝贞就是这个群体中的典型人物。“支前

    全国荣誉!福建拟推荐18个集体、11名个人,南平有→

    日前,福建少先队发布公示,拟推荐18个集体、11名个人为2025年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来看详情——根据《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评选表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少办〔2025〕2号)要求,团省委、省少工委会同省教育厅组织开展

    枣庄市中区:税郭古会热闹非凡

    4月7日(农历三月初十),正值春暖花开的好时节,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的税郭古会如约而至,数万群众齐聚税郭逛古会。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香气弥漫的各种美食……让人流连忘返,到处挤满了来自周边各地的游客,共同领略税郭古会的独特魅力。(大众新闻记者 李子锐 通讯员 曲畅 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