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佛山50公里徒步火出圈,后有在杭州上学的内蒙古女孩写的《旧轨归乡》带火家乡旅游,引起广泛关注。而南海丹灶也有一位归乡牛人,他孤身一人,用双脚丈量粤、桂、黔、渝的1500余公里的山水风景和归乡路程,践行长征精神,历时28天,在清明节前夕完成了他人生多年的梦想和他个人的壮举。他就是丹灶退休民警、62岁的刘卫清。

刘卫清经过广西阳朔留影
每天徒步成为他的必修课
头戴迷彩帽,脚蹬徒步鞋,身背简易帐篷、衣物、水杯、小棉被的刘卫清,3月2日从佛山南海丹灶镇珍丰广场出发,用手机步行导航的方式,开启了他孤身一人,从广东徒步回家乡重庆的特殊之旅。
“之所以选择这个季节徒步回乡,时下正值春暖花开,气温不冷不热,适合踏青旅行。”刘卫清说,为了这趟特殊的旅行,他从去年9月份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佛山50公里徒步第一届我不知道时间,但从第二届开始,我每年都会参加,第一次长距离徒步是从高明荷城走到佛山世纪莲,全长46公里。”刘卫清称,打这以后,每天徒步和体能训练,几乎成了他的必修课。
尽管退了休,但刘卫清坚持每天回单位的健身房,进行大小腿力量的训练。他从蹬力机上一块铁蹬起,直到陆续加重到十二块铁,练习半年后,他能够从数十次,一直脚蹬上千次。每天完成腿部力量训练后,他就开始徒步练习,从丹灶走到四会、三水、小塘、罗村后,再从这些地方徒步返回丹灶,平均每天步行40至60公里不等。

刘卫清经过贵州“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时与当地“枪手”合影
徒步旅行他平均每天走53.57公里
“晴天就睡帐篷,下雨天就住路边的民宿。”3月2日晚上8点钟,刘卫清第一天徒步顺利到达四会,这里也是他平时训练所走过的地方,他在路边撑起小帐篷,美美地睡了一觉。行进到第四天晚上,天空下起了小雨,他花了80元住进了路边的小旅店。就这样,5天后,刘卫清走出了广东。进入广西后,他一直沿国道、县道、乡道走了12天,才到达贵州境内。“这次徒步旅行,吃得最多的就是广西米粉,5元至10元不等,很实惠!”刘卫清说,进入贵州辖区后,受当地流感影响,他也感冒了。在贵州凯里,经过短暂休整,他坚持徒步翻越娄山关,重走红军路,又用了6天时间,抵达重庆界线,再用了5天时间,3月29日下午到达他徒步的终点——重庆渝北区中航翡翠城,全长约1500公里,平均每天步行53.57公里。

刘卫清到达遵义会议旧址留影
孤身徒步也是历险,
靠坚定的信念走完全程
“徒步过程就像一次艰难历险,其中也有几次惊心动魄的瞬间!”谈起这次孤身徒步返乡的感受,刘卫清坦言,坚定的信念、吃苦的精神和过人的胆量,是支撑他走完全程的重要法宝。他回忆,在阳朔至桂林雁山区路段,他一口气走了50公里,脚上磨起了三个大水泡,当时疼痛难忍,又饥又渴,一直走到深夜10点钟,才发现路边的一间小店,一整天才吃上一盘蛋炒饭。
在深夜经过广西钟山县境内时,刘卫清突然看到荒山野岭处有一堆跳跃的火光,路边偶尔有一辆汽车“嗖”的一声驰过,使周围更显得寂寞。“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鬼火?”他被吓了一大跳,壮着胆子自言自语:“世上难道活人还怕死人?!”于是他大胆地继续往前走。
还有一次,进入贵州过了桐梓,他想去看72道拐,导航手机在山上没信号,他迷了路。走着走着,他突然看到悬崖上挂着形似“棺材”类的东西,以为是当地的“悬棺”,待他走近一看,原来是当地养蜂人的蜂箱,真是虚惊一场!“所谓的惊心动魄,其实什么事儿都没有,都是自己吓自己。”刘卫清说。

刘卫清践行长征精神,完成1500公里徒步壮举
链接:刘卫清从粤返渝徒步数据
徒步里程:1500公里
徒步负重:15公斤
徒步减重:4公斤
徒步花费:2600元
文/视频 南海融媒记者 张喜洋
图 由受访者提供